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文化基因——学院持续开展“馆藏里的思政课”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要求,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打造“大思政课”品牌,12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持续开展“馆藏里的思政课”活动。
带队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代长彬表示,安徽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一方红色沃土和文化沃土,革命传统光荣、英模人物辈出。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作为弘扬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这里进行“馆藏里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有助于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和皖籍名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优秀文化代代相传,引导广大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打造沉浸式、场景式的“馆藏里的思政课”,以博物馆、纪念馆、好人馆、名人馆等“馆藏”为授课场景,建设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努力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
(文图:代长彬/审核:唐建兵/审校:陶沙/终审:马元斌)